大河网讯 一碗热汤的温度,一群老人的笑脸。2024年寒冬,焦作沁阳市自治街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餐厅里飘出阵阵香气,78岁的李奶奶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枸杞红枣汤,感慨道:“以前一个人在家冷锅冷灶,现在顿顿有热饭,还有老姐妹一起唠嗑,这日子真舒坦!”这样的场景,正是沁阳市破解养老难题、探索“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的生动缩影。
从“老破旧”到“新家园”。自治街老年幸福苑的前身是早年建成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675平方米。经过多年的改造升级,这里已蜕变为一座现代化养老综合体:独立的无障碍电梯、配备智能床和Wi-Fi的起居室、24小时值守的专业护工团队,让老人们“住得安心”。更值得一提的是适老化细节:走廊加装防滑扶手,浴室铺设防滑地砖,每个房间安装感烟探测器和自动喷淋系统,连餐桌边角都包裹了防撞条。“以前怕摔跤不敢乱走,现在处处有保障,心里踏实多了!”独居老人王大爷说。
从“吃饱穿暖”到“精神富足”。“周一学手势舞,周二拼棋艺,周三做手工,周四练康复……”活动室的日程表上,老人们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幸福苑打破传统养老机构“被动照料”模式,推出“六位一体”服务——食、住、娱、康、养、医深度融合。长者营养餐厅每日提供低糖、低盐餐食,针对吞咽困难老人定制流食套餐,食材优先选用本地生态农产品,每餐仅需5-8元。书画室悬挂着老人们创作的“厚德载物”“紫气东来”等作品;读书会、戏曲社定期开课,甚至组建了老年模特队。“没想到70岁还能走T台!”成员刘阿姨笑得灿烂。
从“政府兜底”到“全民参与”。幸福苑的活力,离不开“多元共治”模式:党员带头。社区党员组成“银发帮帮团”,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取药、送餐等上门服务。志愿接力。每月“孝老饺子宴”吸引数余名志愿者参与;爱心企业捐赠智能床垫、康复器械,让科技赋能养老。智慧赋能。接入市级智慧养老平台,老人通过“一键呼”设备可实时联系医生、预约家政服务。
从“社区试点”到“全域开花”。作为沁阳市“四十工程”重点项目,自治街模式已催生连锁效应:截至目前,太行怀庆街道已建成养老互助日间照料中心4个,设立“老幼服务站”20余个,为辖区300余位老人和500余青少年学生提供日间照料、爱心餐食、健康义诊、亲子阅读、反诈宣传等一站式、嵌入式关爱服务活动40余场次。
“让老人笑容更多、子女牵挂更少”,自治街老年幸福苑用一餐饭、一场活动、一次帮扶,织就了养老服务的温情网络。正如太行怀庆街道负责人所言:“养老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要让每位老人都能体面地老去,幸福地生活。”(张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