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当前,网络数字空间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应用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手段。在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用好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时空,增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新体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新维度,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信息化助力时空赋能,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网络信息化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成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型载体。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无限延伸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容革新、主体协同、技术拓展等方面全面创新。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打造“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载体和工作平台,让互联网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一是通过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平台和专题资源库,提供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关理论研究、史籍史料、视频影音、专家讲座、艺术展览、微视频等内容供给,形成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宣传教育场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形态。二是通过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工程项目,设计能够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智能终端产品,开发互动性高、趣味性强的数字文化展、民俗活动体验、知识闯关游戏等应用APP,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三是通过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程中典型人物或群体事迹,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价值理念,与时俱进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风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多元立体的共同体成员形象。
数字化激活技术赋能,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感”。数字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有机结合,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认同、便于感知交互。借助网络数字媒体平台互联、互动、共享等优势,构建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和数字化传播新格局,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效传导、全息式呈现和沉浸式体验,全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方式升级、教育方式焕新、交互方式变革,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意识“活起来”“火起来”。一是运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叙事方式,汲取社会生活中的叙事元素,实现系统严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与各族群众真实、鲜活的生活实际有机融合,使之具象化、日常化,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知力。二是依托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宣传教育场景。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博物馆、文化馆、云展厅、数字体验馆等场景,在虚实融合的数字场域中开展共同体理念引导、多感官情感认同体验,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感染力。三是发挥移动客户端、社交媒体等传播引导优势,建立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交互平台。围绕民族团结进步进行数字文化作品生产创作,围绕民俗节日、国潮热点、生活实际打造流量“爆款”,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唤醒共同记忆、增强文化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智慧化驱动服务赋能,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有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海量实时数据的快速处理和智能推送服务,提高信息传输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借助智能技术和中华文化“双轮驱动”,打造中华儿女心灵沟通的数智空间,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共同参与、多元协同、协调联动的育人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一是应用知识图谱,将分散在网络数字场域中不同时空共同体成员的个体认知和历史史料、现实表现关联和整合起来,建立结构化、语义化、可计算的智能知识库,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高效的服务保障。二是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特征画像、思想轨迹、信息偏好和服务需求等进行数字画像,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和学习需求的分众化传播、个性化推送,从而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要借助生成式AI技术,探索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智能话语体系,以“智能伴学”“智能对话”“AI数字人”等方式进行交互协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得见、摸得着,时时在线、事事可见,增强对共同体成员的价值引领和情感链接,及时发现与解决共同体成员的现实问题,从而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效果和整体效能。(熊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