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鲁河镇“土地驿站”激活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创新密码

2025年03月25日14:46

来源:大河网

  濮阳县鲁河镇是平原农业大镇,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6.46万人,耕地面积7.02万亩,人均耕地仅1.08亩。近年来,鲁河镇探索创新“联合社+合作社+土地驿站”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严控“非农化”“非粮化”,实现“稳面积、提单产、促增收”。2021年以来,全镇规模经营达4.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连续四年增长,47个村集体均有收入,其中10万元以上村12个。该模式获省级表彰,并入选2024年《中国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

  一、整合资源,“小田”变“大田”

  “土地驿站”通过统一流转、规模经营,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农户以自愿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将土地交由驿站托管,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方划片开展规模经营。同时,依托“土地驿站”并进一步延伸,整治复垦闲置地、边角地,有效增加粮食种植面积2500余亩。

  二、提质增效,“农田”成“良田”

  “土地驿站”模式通过“硬设施+软技术+新机制”提升产能:以高标准农田“硬设施”提单产,连片整合300亩以上标准田块,建成高标准农田3.9万亩,亩产小麦600公斤、玉米650公斤;以多方协同“软技术”提单产,推广滴灌、密植等技术,粮食增产10%-20%,节水节肥30%以上;以社会化服务“新机制”促提单产,提供“五统一”社会化服务,累计为农民减支572万元,村集体增收320万元。2024年,通过统保和大户直接投保,购买完全成本险6.4万亩、履约保险3.5万亩,形成风险闭环管理,全面巩固粮食安全。

  三、协同监管,“单兵”转“兵团”

  结合“一网两长”机制打造“田长+经营主体+网格员”架构体系,建立镇村两级田长、网格员308人,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立体监管体系。2021年以来,通过开展各类整改专项行动,全镇“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减少3000亩。

  四、长效管护,“复垦”防“复发”

  针对复垦地、盐碱地等,推行“种植兜底+地力提升”模式,一是加强部门联动,问题整改和复垦管护并重。据统计,“土地驿站”经营各类托管土地4.5万亩,“非粮化”问题复发零发生,整改成效显著。二是管好临时用地,过程监督和服务保障兼顾。对辖区范围内临时用地建设、使用、复垦、管护实行全范围监督,复耕到位后,交由“土地驿站”,加强管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鲁河镇“土地驿站”模式通过资源整合、科技赋能、长效管护,实现了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经验。(田志鹏,张昕亮)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