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召陵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法治赋能基层治理提升

2025年04月03日16:1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年来,漯河市召陵区以“法治筑基、智治赋能、贤能聚力”三轴联动,依托党建组织、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等资源力量,构建起党组织统筹、多维度联动的基层治理新生态。

科技赋能护民生 志愿服务进万家

走进漓江路社区居委会大厅,约10米长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展示涵盖智慧党建、网格管理、平安建设、AI赋能场景、社区康养、重点人员管理等信息在内的智慧漓江综合服务平台。“科技赋能的背后,凝聚着包含500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力量。他们是我们的‘法宝’之一。”该社区党委书记靳会杰说。

该社区以“党建+智治”、网格化、志愿者三大法宝,融合构建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通过科技、人文手段,打造有温度、有精度、有深度的治理模式。社区智慧平台实时监测12类数据,实现6分钟处置AI捕捉的孔明灯火情。此外,志愿者团队支撑“互助养老‘4+4’”服务,通过“四定时”标准,确保对高龄老人每日联系、每周上门,形成“1—2—5分钟”快速响应链。

2024年11月,该社会利用“1314”等矛盾调解机制,社区网格员经上门走访和专业评估,通过心理疏导、邻里协商等方式,7天内成功化解了一起涉事男子因抑郁症出现幻听症状,误判楼上母女制造噪声的邻里矛盾隐患。

贤能聚力增动能 联防联调暖民心

充分发挥“乡贤”威望高、信誉好的优势,采取“田间矛盾地头调、邻里纠纷家中解”的方法,主动上门帮助群众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变矛盾上行为调解下行,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软实力”。

召陵镇白庄村退休教师白春杰将党组织关系转回村里后,成为乡贤调解主力军。该镇推行“一干三联”机制,在各村设立“召陵乡贤调解工作站”,通过干贤联调、干群联防、干技联动,2024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63起,成功率98%,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召陵镇党委副书记赵红敏介绍,召陵镇创新推行“一二三”工作机制——筑牢综治中心一个阵地,完善“两所一庭”“一干三联”两个工作法,用好矛盾调处、治安联防、宣传教育三条路径。2024年以来,该镇通过创新“‘大脚板’巡防员实地走访+‘大数据’实时互动”机制进行治安联防,实现刑事案件下降率33%、治安案件下降率41%;联合开展巡回调解进村居活动38场,闭环处置苗头性问题213件。

高效治理纾民忧 智治法治润召陵

通过“红色引擎”驱动、“党建+法治”双轮并进,实现了召陵区的治理效能从制度框架延伸至民生末梢。“红色议事厅”内多方共议破解社区顽疾,“乡贤调解站”中以茶为媒化解邻里纠纷,AI系统秒级预警安全隐患,勾勒出立体化治理图景。

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40家“红色物业服务中心”化身服务前哨,386名“红色管家”通过包户制精准对接万户居民需求;乡村治理中,甘薯产业园等项目带动村民增收,“发展消解矛盾”的实践让白庄村成为村民自护荣誉的“明星村”。5000名志愿者协同发力,网格化管理触角同步延伸,织就资源下沉、服务直达的治理网络。

召陵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玉良表示,该区将认真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五基四化”工作部署,聚焦整治农村安全稳定突出问题、源头防范化解矛盾风险隐患、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召陵篇章筑牢法治保障。(刘锦丽)

编辑:林辉  审核 :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