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浅井镇张村庙村干部将一面写有“驻村引领乡村振兴、下乡帮扶情暖人心”的锦旗送到驻村第一书记刘洋手中,表达全村党员群众对国网许昌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的高度认可。两年来,张村庙村在党建引领下实现“蝶变”: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这一“逆袭”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党建强基,筑牢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张村庙村曾是典型的“薄弱村”,产业单一、集体经济薄弱。2022年10月,国网许昌供电公司派驻刘洋担任第一书记。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通过主题教育、“第一书记上党课”等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上级部署落地见效。在刘洋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每周召开专题会议,集体商议重大事项,推动基层党组织焕发出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如今,全村党员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工作中冲锋在前,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电力赋能,点亮乡村振兴“光明之路”
作为国网许昌供电公司的派驻干部,刘洋充分发挥电力行业优势,实施“村网共建”,拉近与村民距离。他设立“电力便民服务点”,组织供电所联合村委走访村民,实时掌握用电需求,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并开通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切实解决村民用电难题。2023年,刘洋结合配网工程,投资171.2万元,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0.81公里、400伏线路3.98公里,新增台区6个总容量1100kva,有效解决户均容量低、低电压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产业振兴,让“薄弱村”变身“富裕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硬核支撑。刘洋带领党员干部经过多次考察,推动由国网许昌供电公司捐赠资金建设的魔芋丝加工厂落地,并于2024年6月14日正式投产。该厂主要生产魔芋丝及加工魔芋丝结,6-9月销售额达27.5万元,为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工人工资支出达10.5万元。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村两委与河南鑫莼食业有限公司签订二十年租赁合同,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超100万元。此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7万余元,增加村集体收入60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如今,魔芋加工厂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就业车间”,带动周边村庄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民生改善,让村民幸福指数“蹭蹭涨”
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新建硬化村内主次干道,推进厕所革命,修建村内道路110余米,安装路灯50余盏,改造村内游园3处并进行绿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文化生活方面,成立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组织腰鼓队、广场舞队等团体,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在平安法治建设方面,积极宣传防诈知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营造和谐稳定环境。2023年,张村庙村成功创建“文明幸福、生态宜居、平安法治”三星支部,2024年持续推动“产业兴旺”创建工作。
如今,张村庙村正以坚定步伐迈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在党建引领下,张村庙村将继续书写乡村振兴壮丽篇章,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样板,让广大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田晓业/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