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阳春三月,万物竞发,中牟新区(中牟县)的农业产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姚家镇草莓棚里颗颗果实芳香馥郁,到狼城岗镇蝴蝶兰花卉基地满目苍翠,再到雁鸣湖镇种植园里蓝莓初挂枝梢,勾勒出一幅农业繁荣兴盛的壮美画卷。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正以农业产业拉动村集体经济,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实施“产业兴农”,培育强村新思路
中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表示,大力发展农业及相关产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核心在于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依托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是提升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刁家乡小王庄村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特色草莓种植产业。由合作社提供技术、种子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协议,以每斤草莓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持续推动农民增收。目前,通过合作社搭建社区团购平台、开设网店、农产品线上小程序等,产品已远销北京、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市,为村集体增收约20万元。
实施“企业助农”,推动强农新阶段
在中牟部分乡镇,通过引进社会化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村企合作,支持和帮助农村产业发展。其中包括农产品采购与销售、订单农业生产、电商平台助农、品牌化打造及提升、农业技术支持及培训、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农业产业化整合等形式。事实证明,企业助农模式不仅是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韩寺镇潘店湖村依据自身优势,引进“予五酱”品牌企业,利用西瓜种植管理标准化技术,采用流动式晒棚(模块化组合便于流动),改变季节壁垒不受限制,发展西瓜酱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附近农产品提升了附加值,更为中牟农产品品牌的可持续优化保驾护航。
实施“文旅富农”,开启富民新水平
据了解,中牟新区(中牟县)通过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利用农村自然风光、农业资源、传统文化等,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业态,从而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雁鸣湖镇九堡村结合紧邻黄河的区位优势,引进了“余粮乡创”项目发展特色文旅产业,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同时,新建的46亩三产融合蓝莓产业园,配套文旅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30万元。据悉,产业的发展也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村民增收200余万元,有效实现了创业带就业,产业促就业的格局,彻底打破了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少、村民经济来源渠道窄和收入不稳定的困境。
近年来,中牟新区(中牟县)坚持整合资源、合力推进,持续以产业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围绕“粮渔花药瓜果蔬菜”八大类特色农产品,深化实施“产业兴农、企业助农和文旅富农”3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宽10条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结合各村经济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征等条件,“一村一策”发展村集体经济。当前,已培育出一批各具特色、类型多样的村集体百万级经济强村,探索了一批强村“新路子”和富民“新点子”。(王君杰 匡惜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