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大娘,您问的焚烧秸秆引发的交通事故谁担责问题,这里有案例也有解释。”近日,在鹿邑县观堂镇蔡口行政村,观堂司法所普法志愿者利用群众休息期间正在红薯地里大向家进行以案说法普法宣传。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提高依法维权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在“12.4”宪法日来临之际,鹿邑县观堂镇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法治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健全制度 赋能“学习型”政府建设
观堂镇严格落实年度学法计划,建立健全镇法治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完善相关约束机制,充分结合基层实际,利用例会时间,认真组织参会干部坚持把学习宪法放在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相互结合的党纪法规学习,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
“我们制定全年普法依法治理方案,班子人员先行学,利用法定时间节点、例会时间干部领学,通过学习和实践相互促进,让广大干部能知法守法,依法为群众办实事。”观堂镇镇长蒋雨珊表示。
面对面互动,温暖普法深入一线
按照“普法随步伐流动,哪里有互动哪里就有宣传”的工作理念,观堂司法所创新“流动+普法”的宣传模式,自治“流动普法包”,通过走村入户和群众唠家常、谈心事,了解群众的需求,“量身定制”普法宣传内容,面对面普及法律知识,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了“温暖的法律服务”。
“你看我的后备箱,这是宣传页,这是脸盆、水杯,这是法律书籍等。”观堂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说道,走到哪里,就把“宣传包”带到哪里,将普法宣传做到哪里。
多平台联动,织密“线上”普法宣传网
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LED电子屏、乡村大喇叭等多种平台进行多元化普法。乡镇各店铺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微视频和宣传标语,司法所专职调解员更是入各行政村微信群,积极推送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和宣传信息,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不断增强全镇居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切实提升群众自觉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积极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该镇党委书记宋杰说。(宋福利/文图)